提到面食,你想到了哪款?先别着急回答。
面条在我国已有四千年历史。炸酱面、拉面、臊子面、刀削面、小面、热干面、油泼面、担担面、烩面、锅盖面……无论南方北方,都可以看到面食的踪迹。
那么问题来了,各地美味当前,哪款面食堪当中国“面霸”?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都坐不住了!于是一场“面霸”之争悄悄拉开大幕……
北京炸酱面:炸酱面只一小碗,七碟八碗是面码
盛行地区: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东北等地
历史: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及随从由北京逃至西安城内南大街,发现一家炸酱面馆,由于长途跋涉,饥渴交加便进入店内,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,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:"味道真好,再来一碗!"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酱面的人带到宫里做炸酱面,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。
炸酱面的拉票宣言:首先,站在这个台上,我感谢很多面、很多菜以及很多人。感谢人们冬天让我热腾腾的被吃,夏天又会给我洗个凉水澡再吃。我觉得自己生得伟大,被吃得光荣。如果你喜欢我,请支持我!
山西刀削面:指拂出飞龙吟,一碗心香万家欢
盛行地区:发端于山西、驰名中外
历史:相传蒙古人占领中原,建立元朝。制定规矩菜刀轮流使用。有一个老者没有取到菜刀,就取出铁片说:"就用这个铁皮片切面吧!"老婆一看说:"这样软的东西哪能切面条。"老者生气地说:"切不动你就砍。"于是老婆往开水锅里边"砍"面,煮熟后捞入碗,浇上卤让老者吃,老者称赞:"好得很,以后就用这铁片削吧。"
刀削面的拉票宣言:之后的面条都可以不用出场了,我可是有后台的面,一个极少数拥有完整文化和宗传的中国厨艺流派----晋小二。虽然被削,但是削我的人很尊重我,他们谨记十点:"一正衣冠,二净手案,三揉四醒,五味井然,六道水关,七分价款,八街九坊,十分心安。"我生在山西,但是我的面迹遍布世界。"面霸"称号舍我其谁!
兰州拉面: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
盛行地区:以甘肃为主的北方多个城市
历史:有"怀庆食圣"之称的陈维精,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期间,将老辈留下的牛肉面制作技术传授给东乡族学友马六七,后来马六七把牛肉面制作技艺带入兰州后在金城兰州开面庄食肆,其经营得法,家境渐渐殷实,使得兰州牛肉面扬名天下。
拉面的拉票宣言:无论从选料、和面、饧面、溜条和拉面,我都巧妙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,我有“科技含量”你们有吗?"中华第一面"的称号还有who?无论你在哪个城市,都能看到我的各种品牌。"面霸"称号,我要定了!
陕西油泼面:一直被忽视,总想要超越
盛行地区:陕西为主,遍及全国部分城市
历史:油泼面在周代"礼面"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。秦汉时代称之为"汤饼",属于"煮饼"类的一种;隋唐时代叫"长命面",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;宋元时代又改称为"水滑面"。同样一块面,能址抻成多种不同的形状,可见技术的精湛非同一般。
油泼面的拉票宣言:我的颜值很高对吗?"中国五大名面"没我就算了,"中国十大面条"也没有伦家啊!天理何在,绝对黑幕。你说我历史悠久,被众多人宠爱了这么多年,却连个名分也没有,一次次被红油泼身但是伤痛的是我的面魂啊!你们不把"面霸"称号给我,我就哭晕在台上。
四川担担面:好吃不贵,便宜实惠
盛行地区:四川及全国多地
历史:1984年,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为求生计,挑起担子沿街卖面。虽说面食于古时算为上品,达官贵人均喜爱之;但担担面并不只专卖给有钱人吃,其对象反着眼在平民大众。担担面起初只在横街窄巷摆卖,到后期才进入大饭店。
担担面的拉票宣言:大家好嘛,我是担担面,最有一颗平常心的面。站在这个台上我很激动也很感动,但大家放心,我不会冲动。能站在这里就已经是一种胜利和荣誉。当然咯,要吃最正宗的我,一定要来大四川哦,我在这里等你们。
重庆小面:缺乏历史和文化是重庆小面的"硬伤"
盛行地区:重庆及全国多地
历史:从小在重庆长大,现年46岁的李杰平酷爱麻辣小面。这些年,他至少吃遍了重庆大街小巷的200多家小面店。"正因为我自己是个爱小面的 吃货 ,所以对小面非常关注。"据李杰平介绍,抗战时期大量外地人涌入重庆,给小面注入不同元素,让小面有了新发展,但小面真正的历史和文化,自己寻根很久也无果。也有人说小面原型是担担面。
小面的拉票宣言:我已经看四川担担面不爽很久了,对于这次"面霸"之争,我并不是很热衷,排名第几也无所谓。我的目的以及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把担担面压在我下边。
武汉热干面:一种文化记忆 一抹浓浓乡情
盛行地区:武汉及全国部分城市
历史:武汉夏天高温,跨时长,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,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----切面。20世纪初,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,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热干面。后蔡明伟继承了李包的技艺,并反复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艺流程,打造了"蔡林记热干面"。
热干面的拉票宣言:我热干面最不喜欢等待的感觉了,世界上最痛快的感觉莫过于此,等得我整个面都蔫了。时间就是生命,生命如此的精彩,怎么可以浪费!武汉几乎只要有摊点的地方就有我热干面,我还是"中国十大面条"之首。对了,我还有个"洋名儿"叫ReganMian。"面霸"称号就是我的!
河南烩面:河南三大小吃之一,中国十大面条之一
盛行地区:河南及全国多地
历史: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在民间吃过烩面,寒疾痊愈。即位后,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。从此,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--麒麟面。后来,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难,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。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苛律束缚,逃出皇宫隐居河南后,正宗的原阳烩面才传艺民间。
烩面的拉票宣言:河南三大小吃之一,中国十大面条之一,这么多的之一造就了我的非凡身价。从民间到宫廷,从宫廷再到民间。我的经历真是波折又坎坷,似乎可以出本书。中华上下五千年,我就有四千年的历史啊。真是不想骄傲都不行。快点投票支持我哟~
山西打卤面:山西面食中的“战斗机”
盛行地区:山西、山东、北京等北方地区
历史:道光皇帝对皇后的贤惠十分满意,逢皇后生日,便为皇后祝寿。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,拜完寿,心想皇家御宴将是何等排场,不料开宴才见一人一碗打卤面。为了筹办此次寿筵,道光皇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口猪。
打卤面的拉票宣言:我和刀削面非常荣幸代表山西的面食来参加这次比赛,其实我们山西面食家族成员很多的,刀拨面、拨鱼、剔尖、河捞、猫耳朵……它们都盼着我们拿个好名次回去,不过,我也知道它们更看好刀削面。让我静静,也别问静静是谁。谢谢!
镇江锅盖面:我就是我,是身世性格不一般的面条。据说乾隆六下江南就是为了吃一口地道的锅盖面。中国十大面条之一。
盛行地区:江苏省镇江,目前已经走向全国
历史:镇江“锅盖面”,又称伙面,是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。被称为江南的天下“第一面”,以独特的配方、奇特的工艺、混合型的口味,2009年10月在天津“第十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八届国际美食博览会”上,喜获“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小吃金鼎奖”,已成功申报为市级和省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乾隆十六年(1751)年,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,沿着古运河南下由西津渡登岸,带了一名随从太监,一路寻到镇江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坐下。动作麻利、做事迅捷、和气客套、体态端庄的张嫂子又是上茶又是递热毛巾。乾隆的随从传下话:“要吃镇江伙面!”不知是因为乾隆来得早,还是张嫂子起得迟,待吩咐传下后,里边面还没跳好。张嫂子直催还在跳面的丈夫:“快,动作快些啊!”丈夫愣了愣:“我不是跟平常一样吗?”那边,张嫂子就赶快舀水下锅,往灶膛里点火。但这天好像什么都变得慢了。越是急,水越难开;越是急,面越难跳好。随从又进来催了……张嫂子赶快催丈夫切面,自己又往灶里添了把柴。很快,锅里的水开了,丈夫的面也切好了。这时,随从又进来催,张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锅里撂,边回话边赶快盖锅盖,忙乱中,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,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。还没等张嫂子放好作料,锅里的水又滚开了,直往上翻,快要溢出锅外,张嫂子一见,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,面锅里平静下来。水再一开,张嫂子就用小竹笼子、长筷子将面条捞进碗里。正要端,那随从已一手接过去。忙碌了一阵的张嫂子倚在门外,想听外面顾客的反应,直听见那人端起碗吃着,连声说:“味道不错,味道不错,不烂不硬,喷香爽口!”张嫂子正要转身再去锅边下面,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进来,乾隆见到情景一声惊叫:“呀,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?!”这一叫,张嫂子才发现自己手忙脚乱,一下子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,连锅盖撂到面锅里还不知道。正在这时,丈夫也过来说:“外面的顾客个个都说今天的面,味道特别好,你是加了什么好作料了?”张嫂子指那小锅盖说:“怕就是因为面锅里面煮锅盖吧?” 乾隆光顾镇江伙面店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了,从此,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,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锅盖面店。
锅盖面的拉票宣言:哈哈哈,我是压轴的。俗话说得好,最有地位的就是最后出场的。你们担心我有压力?没有,怎么可能有,"面霸"的称号在我心中已经是我。我就是我,是身世性格不一般的面条。我是锅盖面,我为自己代言!噢耶!
评论列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