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鱼卤面是镇江极品面“刀鱼面”演变而来。刀鱼全身银白色,体形狭长而薄,颇似尖刀,故称刀鱼。刀鱼肉质细嫩,肥而不腻,味道鲜美。清明以前的刀鱼,刺软肉细,烹饪的方法通常是清蒸或红烧,清明后的刀鱼因刺已发硬,常改用油炸,佐以糖醋烹制,香酥可口,可连刺一道咀嚼入口,味道极佳。现在的刀鱼卤面,味道虽极为鲜美,但做法并不正宗。大体是:洗净,切掉鱼的头、尾、肚、边;用适量的糖、姜、葱、酒和猪油、酱油加水,将鱼煮熟,再将鱼骨、刺剔除干净,鱼肉和鱼卤分别用碗盛起待用;选冬笋并剥去皮壳洗净,切成片,用热油略煸炒一下,待用;再将锅烧热,放入猪油、鱼头、尾、肚边,并放入适量的姜、葱、酒煽炒好,加高汤吊汤,烧至汤浓如乳状,用汤筛滤后,再将鱼肉、鱼卤加酱油少许,放入汤中烧沸成卤汁;将煮好的面条浇上卤汁就是刀鱼卤面。
据天下第一吃客台湾名家唐鲁孙老先生在《春江水涨刀鱼肥》一文中介绍,正宗刀鱼面最好以上等口蘑吊汤,加入少许京冬菜红烧,剔好的刀鱼肉,每碗上都铺得厚厚实实。刀鱼剔刺,有一个巧妙的方法:选一大铁锅,木质锅盖用碱水清水洗净;生橄榄榨汁,在锅盖阴面涂抹几遍;烧好的刀鱼,排列锅盖阴面;用细竹分头中尾三段,把鱼嵌牢,不让鱼滑脱;锅里放烧鱼的原汁,注少许鸡汤或高汤,随后把锅盖严烧煮,大约一小时,鱼肉经滚汤热气蒸熏,自然脱骨,掉入汤里,整条鱼骨头,仍旧完完整整粘在锅盖阴面。
刀鱼卤面要趁热吃,清逸湛香,用镇江话讲,真是鲜掉了牙!上世纪80年代,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下榻在碧榆园,点名要一碗镇江刀鱼锅盖面。2007年春,李岚清同志回到家乡镇江,邵顺兴锅盖馆传人邵祥一次为国家、省、市各级领导下了70碗锅盖面。
黄鳝,是江南水乡的特产,镇江人习惯称之为长鱼。人们喜欢吃长鱼由来已久。在镇扬菜肴中就有两道名菜是以长鱼为主料的,一是红烧马鞍桥,即红烧长鱼段,二是油爆鳝糊,即炒长鱼丝。镇江的东乡人特别擅长用长鱼丝烧汤,汤汁乳白似奶,味道鲜美无比。镇江人将长鱼汤的技艺移植到面食的制作上来,做成了长鱼面,一直沿袭至今,镇江街头野生长鱼面店的生意总是很好的。镇江的长鱼面完全不同于杭州奎元馆传统名食爆鳝面,前者是白汤大面,而后者则是红汤浇头面,
镇江锅盖面制作方法:先将野生长鱼用热水烫死,除内脏,洗净沥干,将其划成丝;锅烧热,放入熟猪油,至八成熟时,将长鱼丝投入炸酥,不能有焦斑;将鳝鱼骨洗净后放入锅内,用少量油煸透,放清水煮沸,除去浮在水上的泡沫,待汤色转白,用细汤筛过滤除鱼骨即成白汤;后加入长鱼丝,用大火烧透,鱼汤呈乳状,将煮熟的面下入滚沸的长鱼汤中,加少许青蒜花和胡椒粉。长鱼面的特点是:汤白质浓,滴点成珠,清爽滑润,香鲜适口,营养丰富。
三鲜熬面是镇江的特色面,鲜美异常,腴而不腻,给口舌以无比痛快的享受。将笋片、木耳、青菜心放入油锅煸炒,加高汤,烧沸打蛋花;面条另锅煮熟,捞出后,与汤料一同放到锅中,煨至汤汁浓白,加虾仁、火腿、盐。熬到面条入味后,装碗上桌食用。
过去,肖家饺面店的饺面最受人喜欢,主要在于它的平民情结。一碗饺面中间是一团黄澄澄的细面,饱鼓鼓的馄饨围绕在面条四周,薄薄的馄饨皮透出嫩红的肉馅。面汤鲜美,口味厚重,面汤上漂着喷香的油花,放一些青蒜绿叶做点缀。喝一口汤,透鲜,其中的奥妙要吃到碗朝天才揭晓,原来碗底放有一层暗红色的虾籽。
此外,还有烂焐面,清爽可口、容易消化,特别适合老人、小孩、孕妇、病人吃。盛夏时令的凉面、素浇面,以前九如菜馆的牛肉面,大西路小吃店的银丝面等也各具特色。
镇江人吃面条考究,镇江家家面店总是顾客盈门,让美国加州面也退避三舍。上世纪90年代,美国加州面开到了中国许多城市。镇江最繁华的地段也开设了一家,但门可罗雀,三个月不到就主动撤退了,这在全国餐饮业可算是爆炸式新闻。
评论列表: